“雏鹰组合”奋飞蓝天
■齐呈荣 杨洁瑜 李 姗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深秋太行,战机轰鸣,海军航空大学某团训练场上一片火热练兵景象。
飞行学员金钰奇驾驶某新型运输机完成首次空中带教课目训练。有那么一瞬间,他感到自己的身影和几个月前完成编组单飞的学长重合,奋飞蓝天的“接力棒”传到了他的手中。
这是军队院校首次运用该型运输机培养飞行学员,该团直接放手让新学员跟随机组操纵飞机,考验着学员的飞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‘人才强军’‘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我们要在海军转型建设的大潮中,探索一条直通战场的飞行学员培养新链路。”团长刘鑫说,自2019年以来,该团针对运输机飞行学员成长规律,自主探索“编组单飞”训练新模式,将同一架运输机上驾驶、领航两个战位的学员一起放单飞,使以往部队改装阶段的训练内容提前到院校训练阶段完成,让学员走出院校就能上战场。
在这一过程中,不同专业的学员组成“雏鹰组合”,为共同的目标你追我赶、切磋研磨,释放出强大的战斗潜能。
与战斗机飞行员的“孤胆英雄”相比,他们更像是在云端配合默契的“战斗小组”。他们的故事,是雏鹰砺翅的热血奋斗,更是向战为战的青春担当……
昏黄的路灯下,飞行教官刘居杰在学员宿舍楼前徘徊。房间内,飞行学员郭烁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。
在今天的飞行训练中,突然遭遇的复杂气象和郭烁烁手忙脚乱的表现,让这对师生都心事重重。
原本,刘居杰可以提前帮郭烁烁一把,但他还是忍住了。他不舍得放弃任何锻炼学员的机会,哪怕今天可能有些“用力过猛”。
摇了摇头,刘居杰大步走上楼梯,敲响了郭烁烁的房门。
“教官,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飞行。”郭烁烁垂头丧气地说。自从带着一张“垫底”的成绩单来到这里,他总是缺乏几分自信,他渴望获得编组单飞的荣誉,又不断地怀疑自己。
“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”刘居杰说道,雏鹰在成长的过程中,会被母鹰一次次折断翅膀的骨骼,但只要雏鹰仍不断忍痛飞行,不久便能痊愈,并且翅膀会更加强壮有力。
看着郭烁烁,刘居杰趁热打铁:“编组单飞是这一阶段最终的目标,但在鹰阵出击前,每只雏鹰都要练硬翅膀。”
一番深入的交流后,郭烁烁打开了心结。心中有了目标和动力,他便像换了个人一般,变成了学员中的“拼命三郎”。
每次飞行训练后,郭烁烁在机舱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;操场上,总见到他奔跑的身影;休息时间,他的桌子上摆满了书籍;每位教官,都被他“缠”了一遍又一遍,各种“绝招”被挖了个底朝天……
量变终于迎来质变。在一场实战化“叠加特情”演练中,平尾失速、座舱失密、起落架故障等各种特情接踵而来,“机长”郭烁烁带领机组成员迅速研判情况、精准锁定故障、完成特情处置。教官们集体打出了高分。
郭烁烁的转变,感染着身边的战友,雏鹰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学习热潮:
学员焦裕頔理论基础掌握不扎实,他将水杯上都贴满了学习便签,为更好掌握领航专业相关知识打基础;
学员魏建衡总结提炼能力弱,每次转场的前几天,他都坚持收集归纳陌生航线的各项资料,大海捞“针”的本领越来越强;
学员周志伟操纵飞机时“刚猛有余”而“柔和不足”,他在寝室利用弹簧和管材自制的“方向舵”随时进行训练,不断提升驾驶技能……
看着学员们的成绩突飞猛进,刘居杰再次来到宿舍楼下。看着楼上的灯光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,他仿佛看到一只只雏鹰正全力拼搏,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战斗员。
(本文刊于2022年11月1日《解放军报》“中国军校”版,内容有删减;封面图片由齐呈荣拍摄)
解放军报微信发布
播音:朱勇
编辑:刘妍
编审:任旭
转载请注明来源